我院于1993年以来,应用武汉非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治疗了42例慢性前列腺炎,随访2年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一、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19-52岁,病程1-5年25例;6-10年10例;>10年7例,根据症状、B超、直肠指诊、前列腺液(EPS)或尿液的实验室检查确诊分为三类:
(1)一类:①有排尿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末滴白、会阴、肛周、耻骨上、下腹、腰骶、睾丸痛、尿道不适或伴有失眠、早泄、阳痿; ②EPSWBC>10个/PH,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 ③中段尿培养(-);④EPS细菌培养找到致病菌诊断为细菌性前列腺炎。
(2)二类:①有类似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②EPSWBC>10个/PH,卵磷脂小体减少;③中段尿培养(-);④EPS细菌培养无致病菌,诊断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3)三类:①排尿踌躇,尿流无力,会阴阴茎尿道痛;②EPSWBC正常;③中段尿培养(-)或EPS培养无细菌生长;④尿流率测定,最大和平均尿流率下降,诊断为前列腺痛。
2.治疗方法:患者屈膝,左侧卧位,增效磁块固定于脐孔与耻骨联和下1/3处,用避孕套套在治疗头上,外涂液体石蜡,嘱患者腹肌放松,作吸气动作,将治疗头弯头朝前列腺部位缓慢送入直肠6-8cm,固定,调整温度和旋磁控制钮,使温度显示达到43℃,每次治疗40min,10次为一疗程。前列腺液或尿液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敏加用抗菌素。对照组将微波辐射器置入直肠,调整温度43℃,每次治疗40 min,10次为一疗程。
二、结 果
1.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全部消失,EPSWBC<8个/PH或细菌培养转阴;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改善,或仅遗留某一症状,EPSWBC减少或无变化,细菌培养转阴;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半年后又出现症状,EPSWBC在治疗前后无症状,细菌培养或淋球菌PCR(+)。
2.治疗结果:42例用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的患者,治疗1-2个疗程后原有症状完全消失的有26例(61.8%),大部分消失或减轻的有10例(23.5%);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有6例。总有效率85.3%。其中对下腹坠胀,便后滴白,腰痛、睾丸痛及腹股沟部痛效果较好,而对排尿踌躇,尿不尽的症状改善不显著,采用微波综合治疗36例,症状消失或大部分减轻的22例,占61.1%,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的疗效优于微波综合治疗。
3.随访:2年内对治疗病例随访,采用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组复发6例,占14.2%;微波综合治疗组复发12例,占33.3%。
三、 讨 论
1.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主要分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两类。药物治疗以抗菌消炎的新一代抗生素为主,由于前列腺的特殊结构影响了药物向其内渗透,加上慢性前列腺炎时,EPS的pH高于血浆pH,破坏了原来血浆与EPS的pH梯度差,使进入前列腺中的药物又反扩散到血浆中,故药物治疗效果不高。
2.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综合了红外热疗、磁疗、振动按摩等多重功能,采用独特的弧形探头插入直肠,直接对前列腺区作均匀按摩,对促进前列腺管的引流,减轻张力效果明显。前列腺炎的病理变化可引起邻近肌肉的保护性或反射性痉挛,造成会阴部及下骶部的不适或疼痛;前列腺痛系盆腔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尿道外括约肌痉挛,尿道狭窄致尿流受阻(功能性梗阻),解除盆底肌及尿道外括约肌痉挛是治疗该类患者的主要措施,生物磁学研究提示:磁疗能加速病变区致痛物的水解或转化,缓解括约肌痉挛。治疗头内磁片在高速下产生的旋磁与体外增效磁块产生的静磁相结合起到独特的治疗作用,10例前列腺痛患者治疗后症状和尿流率都有明显改善。
3.由不洁性交引起的前列腺炎除采用TRM?多功能前列腺治疗仪外,还需对患者及其性伙伴根据病原菌作相应的抗菌治疗。
来自:中国一冶职工医院泌尿外科(430081)胡汉诚 陈昌贵